“六课工程”之“汇报课”心得体会(2)
十一月伊始,陕师大万科中学“二级教师汇报课”如期举行。很高兴学校为我们提供这么难得的机会,使我收获颇丰。我深深地感受到: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,应来自生活,又回归生活,而生活中的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。
下面我就听课情况谈谈自己的浅显体会。
1.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黄艳老师在“代数式求值”一节中,由生活中常见的“自动售货机”引入,让学生去感受:输入一定面额的货币,便可以出示相应价格的物品,而这与代数式求值问题,给出字母的值,得到代数式的值的一种一一对应关系相类似。这样的处理一下子让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;葛玉婷老师的“细胞的生活”一课,从播放大力水手的动画片导入,让学生对本节课充满了好奇:人体需要能量,那么细胞怎样获得所需要的能量?细胞中的物质是怎样进行能量转换的?课上,我发现学生们都能认真听讲,积极发言,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。由此,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,我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,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,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做到学有所得。
2.语言丰富,有感染力,为学生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。
老师们上课都面带微笑,肢体语言丰富,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,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、和谐、自然的学习氛围。他们的态度热情,热爱学生,师生情感得到了交融。听了王虎得老师的“数学活动课”,使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。课堂教学不但要有准确的专业用语,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,而且还要有丰富幽默的情感语言,王老师特别有喜感,并能随时关注学生的情感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让学生快乐学习。
而且上公开课的老师们都能做到语言准确简练,语速适中,娓娓道来,无论是从学情分析、教材分析、教材中重点的处理、难点的突破,还是教法、学法的设计和教学手段的利用,都可以看出老师们有着扎实的基本功,驾驭教材的能力很强,教学目标十分明确,教学思路非常清晰。
3.师生互动,生生互动,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。
以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,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。比如张曼老师的“整式的加减”一课,教师带着学生去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课上老师并没有直接在黑板上讲解、演示做题需要的方法,而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,继而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体会,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;再比如张莉娜老师的“字母表示数”,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指导学生在钻研过程中通过比较、探索、演示,用火柴棒拼出正方形,得到所需火柴棒的根数,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。整堂课教师引导得有序、有理、有法,学生经过思考、钻研、整理,整堂课气氛轻松、和谐。
在教学中,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,把枯燥、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,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。
再比如葛玉婷老师的“细胞的生活”一课,让小组同学扮演“细胞膜”,几个同学扮演“物质”,学习细胞膜的“进,挡,排”的功能,让学生有体验,记忆深刻。
在听课过程中,我充分感受到了这些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,感受到了每个老师对每一堂课的精心地设计,从板书内容到课堂活动,结构紧凑,环环相扣。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,又增加了练习量,还激发了学生大脑思维的深度,他们的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。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专心的孩子,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。
4.课件设计精心,制作精良,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。
精心设计课件,适时使用多媒体,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。
老师们上的每一节课,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视听效果上,都非常富有创意,引人入胜。不仅贴近学生生活,而且能够通过动画演示,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,效果很好。比如,生物课上“分子的运动”;还有姜嫣老师的“多民族的国家”,图文并茂,有音频、视频、图片,形象直观,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让学生更有参与感,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。
教无定法。我相信,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,不断地学习、研究、讨论,一定会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。在教学设计中,我们还要尽量给学生选择比较好的展现自己才能的题材,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浓郁的参与氛围,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投入全部的激情与聪明才智,使问题的讨论不断深入,学生的自我价值不断得到体现,这样的参与将会取得问题解决与自主发展的双面作用,我们的学生自然就会获得受用终生的教育。
2016年11月3日